當談到激光時,人們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大多數人想到的是科幻電影中,勇士所用的炫酷武器—激光劍!其實,在實際生活中,就有一位與激光“共舞”的能人,他就是全國勞模、同車公司備料車間激光切割組組長南利軍。
南利軍正在操作激光切割機
近日,記者走進同車公司,結識了南利軍。
初見南利軍,給記者的感覺,他是一位極其普通的北方漢子,話很少,臉上時常掛著憨厚的笑容。
2002年5月的一天,從部隊復員后,在中國北車集團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內鉚車間,摸爬滾打了近10年的南利軍,懷著忐忑的心情踏進了備料車間大門。在這里,他將迎來人生中的重大考驗—擔任公司引進的首臺激光數控切割機第一操作者。
“當時,心里非常緊張,因為公司把這臺機器當作寶貝,專門蓋了操作間,鋪了木地板,還裝上了空調。然而,這臺設備的說明書全部是英文,我根本不認識。”說起當時的情景,南利軍記憶猶新。
為了徹底掌握這臺機器,白天,南利軍緊跟在廠家服務人員的身后,幫助他們安裝調試設備;晚上,他一邊翻英語字典,逐字逐句翻譯說明書,一邊在厚厚的筆記本上記錄著大量的數據和參數。功夫不負有心人,南利軍終于征服了這臺高精尖設備。
隨著技術的日漸成熟,南利軍成了全公司激光切割設備方面的“大拿”。平時有工友請教,他總是傾囊相授。他的筆記本成了全班組共用的工具書。他還憑借自己多年的操作經驗,自編了一本使用性極強的教材,深入淺出地向工友講授機器構造、工作原理、操作實踐等。激光切割組的19名成員,都是南利軍手把手教出來的。
“僅僅學會機械地操作機器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明白它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南利軍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購買了大量有關數控激光設備的專業書籍,并查閱了國內外許多資料,每次維修設備后,他都要把故障原因及解決辦法詳細地記錄在筆記本上。
點滴積累,總有噴薄而出的一天:他不斷實踐、反復攻關,解決了機車頂蓋原材料帶漆料下料的技術難題,年創經濟效益6.8萬元;他研究發明的“優化套裁切割作業法”,使受電弓“U型梁”的套料程序從切割10件增加到15件,累計節約原材料價值達500萬元……
天道酬勤。在他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就的同時,也獲得了一項又一項榮譽:2007年,他被大同市市政府授予特等勞動模范稱號,同年獲得北車集團勞動獎章;2008年、2010年,兩度被中華鐵路總工會授予火車頭獎章;2011年,被省政府授予“五一”勞動獎章,同年被國資委授予中央企業先進職工稱號;2013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今年,他光榮地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