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深度解讀
世界首個非易失性光學存儲設備誕生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國光學期刊2015-10-30
我要評論(0 )
由英國牛津大學、德國明斯特大學、法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和英國埃克賽特大學的材料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傳來好消息,他們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或可長期存儲數據...
由英國牛津大學、德國明斯特大學、法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和英國埃克賽特大學的材料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傳來好消息,他們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或可長期存儲數據且完全基于光的存儲芯片。該裝置可使用CD和DVD材料制造,并大大提高計算運行速度。
國際研究團隊采用的是相變材料Ge2Sb2Te5(GST)來存儲數據,其與可擦寫CD和DVD的材料相同。通過使用電子或光學脈沖,這種材料可以被制成無定形狀態,像玻璃或晶體狀態,亦像金屬。研究人員描述了這種設備是利用了一小部分GST的氮化硅即稱為波導來攜帶光。
研究證明,強烈的光脈沖通過波導發送可以縝密地改變GST狀態。一道強烈的脈沖可使它瞬間熔化、快速冷卻,令其呈無定形結構;而輕微些的強脈沖會使其進入晶體狀態。接著,當較低強度的光通過波導發送時,在GST狀態的差異會影響光傳輸的多少。該小組測量出當中的差異,以確定其狀態,并在0或1的情況下讀取存在的信息。
研究人員說:“這是至今為止創建的第一個真正的非易失性集成光學存儲裝置。我們已經實現了用現有材料長期保留數據,GST可存放幾十年。”
該研究團隊在同一時間通過波導發送不同波長的光,這是一種波分復用技術,并且,他們使用單一的脈沖在存儲器同時讀和寫。德國明斯特大學佩尼斯教授解釋說,在理論上,這意味著我們可以一次讀取和寫入數千位的數據。
目前,這個團隊正致力于使這項新技術得到應用。他們特別有興趣的是開發一種新的光電互連,以允許存儲器芯片直接與其他組件使用光,而不是電信號。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