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全電數控激光沖床的誕生,是滄州激光產業園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滄州激光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梁向東告訴記者,短短三四年時間,這里不僅誕生了半導體激光切割機、三維半導體切焊機、歐洲標準認證激光機等進口替代設備,還誕生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數控系統、偏振軸快流CO2激光器、2000W光纖激光器等一大批國際一流激光設備;集聚了一批采用激光設備的裝備制造企業。2016年,園區實現產值38億元,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激光技術應用收益最大的園區。
華中科技大學教師李波表示,激光技術被譽為“制造系統共同的加工手段”。河北滄州建設激光產業園區,意在打造“北方光谷”,不僅建設了18萬平方米標準化立體車間供企業使用,同時成立高科技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發展兩只政府引導基金幫助企業。
在激光行業第一家主板上市企業華工科技成功引進園區后,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滄州設立了京津冀區域中心。與華工同處第一梯隊的蘇州領創,以及在國內高端激光裝備行業舉足輕重的沃克曼、國工信、上水能源、泰格運控等一批一線企業也紛紛落戶。截至目前,入園企業成功研發具有國內甚至國際一流水平的23項新技術、新產品;其中,國工信公司“工業六關節機器人智能控制”產品獲全國智能制造創新創業大賽應用類一等獎。
園區從激光應用起步,發展新型裝備制造業,一大批石油管道、機箱鈑金、包裝機械、五金模具等傳統產業紛紛采用了激光技術,園區企業達到22家,并形成互為用戶、互為上下游的產業鏈條。
易先明說:“我國高端裝備數控系統95%靠國外進口。現在我們自主研發的伺服電機、變速箱和數控系統,替代了德國產品,使得國際同類設備價格下降50%。企業僅半年時間就實現產值達6000萬元。”梁向東表示,滄州激光產業園區力爭用5年時間突破千億元產值大關,建成一流的激光裝備制造產業園。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