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朝陽區召開了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會議對2017年我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部署,并重點強調了兩會等重大任務保障期間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今年,我區將繼續加大空氣污染治理力度,明確重點任務35項,全區空氣質量改善工作的目標為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達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
2016年,我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75微克/立方米,同比去年下降9.6%,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198天,比2015年增加12天。去年,全區各部門圍繞全市重點指標和任務,聚焦散煤治理、燃氣鍋爐低氮改造、高排放車治理、城鄉結合部“散亂污”企業整治和揚塵專項治理等領域。截至去年年底,全區共完成2.13萬戶用煤戶改造,實現了四環路內基本“無煤化”;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完成506家;淘汰退出老舊機動車71611輛。開展“散亂污”企業專項整治行動,完成795家清理整治工作,淘汰退出高污染企業45家,實現揮發性有機物減排157噸。
2017年,我區空氣質量改善工作目標為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達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為確保目標的完成,我區制定了《朝陽區落實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2017年工作措施》,在此基礎上,還結合區情實際制定了《朝陽區2017年人流車流密集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工作方案》。
今年,朝陽區明確了重點任務35項,對12個方面的工作進行了重點強化,今年繼續推進的7.76萬用煤戶無煤化改造就是其中一項,改造完成后,朝陽區將實現全境基本“無煤化”的目標。
此外,2017年我區將推動重點區域4000余家餐飲單位更新使用高效油煙凈化器;完成1600蒸噸燃氣(油)鍋爐低氮燃燒技術改造;完成5.3萬輛高排放老舊機動車淘汰(轉出及報廢)任務,淘汰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99家,拆除違法建筑750萬平方米以上;對重點區域所有裸露地面進行美化和硬化,減少揚塵。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我區還將借助高新科技手段開展大氣綜合治理。應用創新性技術開展集監測溯源、管理提升及靶向治理于一體的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應用3D激光雷達對強化措施區域內進行掃描溯源,判斷區域污染狀況。開展密閉空間大氣污染治理,對強化措施區域內居民及辦公樓開展零廢氣排放治理。采用霧化降塵等新技術立體防控大氣污染物。以加密網格、污染調查等模式強化監管執法強度。開展居民油煙等大氣特征污染源治理。
朝陽區還將建立預警預測分析機制,針對可能的污染過程形成事前積極預防,事中精準管控,事后深入分析的應對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