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_亚洲第一综合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影院_中文字幕免费播放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市場研究

創投觀察 |從全球激光產業競爭格局與下游新興應用看中國廠商崛起契機與發展路徑

johnny 來源:華創電子耿琛團隊2019-01-15 我要評論(0 )   

摘要:1、從海內外龍頭廠商十年數據看當前國內激光產業發展態勢:中短期經濟波動致使下游資本開支收縮,技術本質確保長期向上內

摘要:

1、從海內外龍頭廠商十年數據看當前國內激光產業發展態勢:

中短期經濟波動致使下游資本開支收縮,技術本質確保長期向上內在驅動力?;仡?9年至今全球激光產業龍頭近10年季度數據,產業規模整體呈周期性波動向上趨勢,以IPG、相干、大族、華工為代表的海內外龍頭公司季度營收穩步上行;另一方面,季度同比數據顯示全球激光產業規模歷經09H2-10H1、17H1-18H1兩次較大幅度提升后(切割市場滲透、宏觀加工及消費電子創新需求向好),目前受工業制造宏觀周期、終端產品創新周期、中美 貿易戰等多因素疊加影響,當前產業處于相對低迷階段。但我們應注意到,國內龍頭設備廠商依托客戶拓展及產品升級,不斷進駐新應用領域(LED、PCB、EV、OLED、半導體)等,在全球激光產業大周期背景下,有望重復自身成長小周期;以銳科為代表的國產激光器廠商于18年開始逐步突破3300W及6000W等中高功率市場,雖遭遇海外龍頭價格競爭策略,但規?;慨a與原材料自制比例提升,有望同步降低成本價格,提升下游滲透速度。國內從激光晶體、激光器到激光及配套自動化設備短期產業波動,中長期向上發展趨勢不變。

2、從全球激光產業競爭格局看中國廠商崛起契機與發展路徑:

對于激光器廠商而言,技術積淀仍為市場競爭第一要素,國內市場中低功率產品競爭格局已基本穩定,但在高價值量的高功率激光器產品,國內廠商整體仍處于起步爬坡階段,國產替代趨勢確定的同時,量產品質及客戶認可度的提升是避免陷入被動價格戰的關鍵;其次,原材料自制率及產能瓶頸有望逐步解決,從而在產業鏈垂直一體化方面得以與IPG外資廠商處于同一競爭平臺,成本優勢有望更加凸顯;再次,爭取導入大客戶是提升全球及國內市占率及體現規模優勢無法繞開的關鍵一環;我們認為在未來3-5年國內龍頭光纖激光器廠商有望對IPG等海外龍頭加速替代,半導體激光器作為效率更佳產品,亦有望取得可觀進展,建議持續跟蹤國內主流激光器廠商高功率產品量產及客戶進度。

對于激光設備集成商而言,宏觀經濟周期性波動之下,我們認為國內廠商會更加注重與潛在新興客戶的挖掘與綁定,如EV、OLED、半導體等增量市場領域;同時,我們認為以大族激光為代表的廠商自動化配套設備定制方案解決能力,長期來看將是決定客戶端認可度及毛利率優勢的關鍵因素;中高功率激光器自制能力作為降低成本及提高供應鏈話語權的有效手段,仍值得重點跟蹤;再次,我們認為歷經17年宏觀需求與蘋果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同步共振,國內龍頭廠商業績持續超預期之后,18H2-19H1高中低功率需求同步收縮探底,可適時展望伴隨技術突破及產能提升,成本下行推動多領域應用滲透趨勢下,19H2-20年宏觀加工需求端邊際改善,以及5G帶動消費電子新一輪創新周期對激光設備的需求升級。

3、風險提示:

激光切割及焊接市場需求不及預期;消費電子創新升級不及預期



正文:

一、短期經濟波動致使下游資本開支收縮,中長期受益技術及效率優勢持續滲透

激光產業:回顧09年至今全球激光產業龍頭近10年季度數據,產業規模整體呈周期性波動向上趨勢,以IPG、相干、大族、華工為代表的海內外龍頭公司季度營收穩步上行;另一方面,季度同比數據顯示全球激光產業規模歷經09H2~10H1、17H1~18H1兩次較大幅度提升后(切割市場滲透、宏觀加工及消費電子創新需求向好),目前受工業制造宏觀周期、終端產品創新周期、中美 貿易戰等多因素疊加影響,當前產業處于相對低迷階段。但我們應注意到,國內龍頭設備廠商依托客戶拓展及產品升級,不斷進駐新應用領域(LED、PCB、EV、OLED、半導體)等,在全球激光產業大周期背景下,有望重復自身成長小周期;以銳科為代表的國產激光器廠商于18年開始逐步突破3300W及6000W等中高功率市場,雖遭遇海外龍頭價格競爭策略,但規?;慨a與原材料自制比例提升,有望同步降低成本價格,提升下游滲透速度。國內從激光晶體、激光器到激光及配套自動化設備短期產業波動,中長期向上發展趨勢不變。

(一)激光行業:技術及產品導向型產業,短期受宏觀經濟波動,長期受益技術本質持續滲透

激光產業鏈概況:融光機電為一體,下游需求廣泛而分散。行業上游為激光器及其所需的光學材料、光學元器件等,決定了激光設備的性能與成本。激光晶體及光學元器件市場發展平穩,福晶科技為激光晶體龍頭,II-VI是領先的光學器件廠商。激光器市場競爭激烈,國外以IPG、相干為代表的廠商占據了較大份額,尤其在高端領域;國內以銳科激光為代表的廠商近兩年發展迅速。激光加工設備的代表廠商有通快、大族激光、華工科技等。行業下游應用廣泛而分散,涉及電子制造、工業加工、通信、醫療美容、科研、服裝紡織、軍事、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及船舶制造,儀器儀表等領域。

激光行業市場規模整體維持增長態勢,激光加工設備占比擴大。據OFweek數據,全球激光器市場規模從2012年87.3億美元到2017年113.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5.35%,2017年同比增速達8.9%,預計未來仍將保持10%左右增長。其中2017年全球工業激光器市場規模約為50億美元。在品類繁多的激光設備市場中,我們重點關注與激光加工設備相關的市場。2017年全球激光加工設備市場規模約為17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約為全球的33%左右,即56億美元左右。在應用領域中,材料加工與通信占比最大,分別高達41.3%和35.2%,且近年來材料加工占比不斷擴大。

激光行業高技術壁壘的特點加速技術、人才和資本等優勢向頭部集中。激光行業馬太效應明顯,龍頭的優勢一旦形成,與其他廠商差距往往會拉開。從國外激光廠商的發展史可以看出,龍頭往往先是以雄厚的技術積累和產業鏈整合能力為基礎,而后通過系列收購不斷完善技術和產品布局,最終在細分領域可能形成寡頭壟斷局面。據OFweek與Strategies Unlimited提供的市場規模與份額數據推算,當前全球工業激光市場(含激光器、激光設備等)規模約在200億美元以上。根據各廠商2018年業績指引與估計,從行業整體的集中度來看,激光市場前5大廠商約占51%的市場份額。

回顧2009年至今全球激光產業龍頭近10年季度數據,產業規模整體呈周期性波動向上趨勢。以IPG、相干、大族、華工為代表的海內外龍頭公司季度營收穩步上行;另一方面,季度同比數據顯示全球激光產業規模歷經09H2~10H1、17H1~18H1兩次較大幅度提升后,目前受工業制造宏觀周期、終端產品創新周期、中美 貿易戰等多因素疊加影響,當前產業仍處于相對低迷階段。

(二)激光技術:宏觀加工及微加工需求,工業自動化升級優勢選擇

自上世紀60年代誕生以來,激光以優良的特性被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通信、醫學、科研、軍事等領域,催生了各領域的工藝升級。

激光器是激光設備的“心臟”,能直接影響到設備的切割效率、切割質量、使用壽命等,約占激光設備成本的30%-60%。激光器的主要構成是激勵源(又稱泵浦源)和工作物質,分別用于提供能量和創造條件、放大并保持激光。諧振腔能使激光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相干性。激光器可以從多種不同的維度分類,常見是按工作物質分類:有固體、光纖、氣體、半導體激光器等;按輸出波長分類,有紅外、紫外、可見光(主要為藍光、綠光)激光器等;按功率分類,有高/中/低(大/中/?。┕β始す馄?,但不同工作物質對具體功率大小的定義不同;按脈沖寬度(即脈沖時間長短、頻率)分類,有皮秒、飛秒超快激光器;按激勵方式,有光、電、化學激勵等。

按激光器類型劃分,我們重點關注成長性較好的光纖激光器,據OFweek數據,目前其市場份額最高,達36%以上。在材料加工細分中,打標的規模增速逐漸放緩,而微加工和高功率加工近兩年增速顯著。

(三)國內市場:價格下行推動滲透加速,聚焦從高功率產品到新興應用領域的國產化趨勢

國內龍頭實力漸強,國產化替代為其發展提供成長空間。近幾年國內廠商的技術進步顯著。以光纖激光器龍頭銳科激光為例,其6kW以下產品性能已接近國際領先水平,并具備更高性價比。再以國內光纖激光器市場為例,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按銷售臺數計), 2017年國內光纖激光器低功率市場已基本實現國產化(97%),中功率市場國內企業略占優勢(60%),而高功率市場國產化率十分有限(11%),也將成為未來國內光纖激光器企業重點攻克的方向。

國內切割市場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焊接市場也有望興起。由于國內傳統制造業相較于歐美在質量、精度、復雜程度上都較低,基于期初投資成本的考慮,許多下游廠商不會考慮改用激光工藝。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未來對生產工藝的新要求將促使激光工藝的滲透率不斷提升。以車身焊接為例,歐美廠商的激光工藝滲透率已達到80%以上,而國內僅有20%左右。此外,新能源電池需求的增長也將促使激光焊接市場的興起。

二、激光晶體:生產工藝壁壘高,受益于微加工需求增長帶動

晶體用于控制和改變激光器輸出的激光波長。激光波長取決于激光晶體中的激活離子,不同的激活離子可產生不同波長或不同種類的激光。激光晶體用于產生固定波長的激光,常見的有Nd:YAG和Nd:YVO4。非線性光學晶體具有非線性光學效應,可使激光“頻率轉換”或“變頻”,從而改變輸出激光的波長,拓展了激光的應用領域,滿足了人類對多種波長激光的需求。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有 LBO、BBO、KTP等。

晶體行業壁壘高,市場相對穩定。根據智研咨詢數據,2014年全球晶體市場規模達到5.96億美元,行業增速在5%左右,并穩步提升。我們預計2017年該行業規模已突破7億美元,增速在6%左右。用于激光器的晶體屬于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高技能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由于晶體生長緩慢,其研發周期可能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投入巨大,因此行業具有較高的壁壘,龍頭企業地位相對穩固。

晶體需求彈性大,微加工領域的固體激光器需求增加有望帶動其增長。晶體主要應用于固體和光纖激光器,占激光器總價值約5%,其中占固體激光器總價值約10%。固體紫外激光器需要多塊晶體倍頻以達到理想的波長輸出。此外由于各類晶體的使用壽命一般短于激光器使用壽命(受環境影響較大),以福晶為例,主要產品LBO、BBO、KTP、Nd:YVO4等品質保證期均為“一年內正常使用”,因此需定期更換晶體,賦予了晶體需求更大的彈性。

三、激光器:中高功率激光器本土化趨勢延伸,關注原材料自制率、大客戶拓展、產品升級等關鍵競爭要素

中高功率激光器本土化趨勢延伸,關注原材料自制率、大客戶拓展、產品升級落地等國產替代關鍵競爭要素。國內光纖激光器市場來看,中小功率領域國產廠商依托性價比及服務響應等優勢已基本占據主力地位,成本及產品價格逐步平穩,18H2以來需求偏弱態勢下,中高功率領域產品作為海外龍頭核心利益區間,價格競爭逐步加劇。當前時點展望,未來國產激光器廠商主要聚焦點在于:原材料端來看,對比海外龍頭,國內龍頭廠商銳科等各環節原材料自制率及產能仍有充分提升空間;產品規格來看,受益于價格競爭,未來國內3300W及以上中高功率領域激光器出貨量有望邊際加速提升;產品類型來看,關注龍頭廠商半導體激光器等新品拓展及客戶端進度。我們認為,激光器國產化趨勢已經確立,但需求偏淡態勢下,中短期應當跟蹤下游訂單邊際改善跡象,同時關注海內外龍頭廠商為爭取份額可能采取的價格競爭策略,以及產品升級疊加原材料自制率提升下的毛利率走勢。

(一)光纖激光器:成本規?;煽?,中高功率切割與焊接市場主流應用產品

全球光纖激光器市場增長較快,工業應用占比顯著提高。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全球光纖激光器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8.41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20.39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4.78%。其占工業激光器市場比重近年來也接近50%,對部分其他類型激光器的替代也逐步顯現。其中,亞太地區為光纖激光器的主要市場。

光纖激光器在宏觀加工領域擁有顯著優勢。結構簡單、轉換效率高、光束質量好、維護成本低、散熱性能好等特點使其成為高功率焊接及切割應用的新趨勢,并逐步替代CO2和固體激光器在該領域的應用。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具有的顯著特點是:高亮度,可以聚焦至幾微米到最高的強度;同時又擁有最大的焦深,這使它們最適合遠程加工。同時該領域有較高的技術壁壘,目前IPG是全球光纖激光器領域龍頭,具有最高單模20kW,多模100kW且最高可達500kW的光纖激光器。

國內商用光纖激光器最高功率受國家控制,產品差異主要體現于功率穩定性。雖然生產數萬瓦的超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的技術已經存在,但主要應用于國防軍事。目前國內商用光纖激光器功率一般不會不超過12kW,已能滿足絕大多數工業制造的需求,其中6kW以下需求量最大。光纖激光器功率上限的提升取決于國家政策的放寬,而功率穩定性、光衰減情況等性能則成了同類型產品間競爭的關鍵因素,即能否維持在恒定的功率并將波動降到最低,以及盡可能降低光衰減,這也是光纖激光器制造領域最尖端技術之一。

光纖激光器行業總體發展趨勢及相關領域可以概括為:

1.向更高功率、更高亮度發展:大型工業制造,如船舶、航天等;科研、軍事等;

2.向高平均功率、高峰值功率的脈沖光纖激光器發展:激光深雕、激光清洗等;

3.向超快、超短脈沖光纖激光器發展:精細加工領域,例如脆性材料打孔、藍寶石玻璃切割等;

4.向模塊化、智能化發展:系列化、組合化、標準化和通用化:激光加工成套設備、生產線。

(二)半導體激光器:轉換效率優勢顯著,有望逐步實現本土化供應

半導體激光器以半導體材料為工作物質,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運轉可靠、耗電少、效率高、成本低等諸多優點,廣泛應用于工業、通信、醫療、軍事等眾多領域。早期由于自身量子阱波導結構限制,半導體激光器的輸出光束質量相對較差,因而阻礙了其應用的推廣。近年來,隨著半導體材料外延生長技術、激光波導結構優化技術、腔面鈍化技術、高穩定性封裝技術、高效散熱技術的飛速發展,半導體激光器的光束質量及綜合性能有了顯著提升。

半導體激光器的應用分為兩大類:

1. 作為光纖激光器和固體激光器的泵浦源,是目前半導體激光器的最主要應用。半導體激光器憑借其轉化率高、體積小、壽命長等諸多優勢,成為光纖激光器實現大功率輸出、提高轉換率的最佳泵浦源選擇。由于單管半導體激光器的輸出功率受限于數瓦量級,遠不能滿足高功率光纖激光器泵浦源的要求,因而常用二極管陣列。通過將其耦合進光纖輸出,既可以利用光纖的柔性傳輸增加使用的靈活性,又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半導體激光器的輸出光束質量。

2. 作為光源輸出激光。工業加工領域,通過半導體耦合技術以及新型合束技術的改進,部分光纖輸出的半導體激光器可實現千瓦級以上的輸出,用于金屬切割和焊接;中小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可用于熱塑性塑料焊接。半導體激光器也可用于熔覆工藝和激光錫焊,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精度。除制造業的應用,半導體激光器還可用于通信、光存儲、光陀螺、激光打印、測距以及雷達等。

(三)紫外激光器:微加工領域高精度低應力需求提升,FPC市場規模帶動設備成長

紫外光的特性使其成為高精度微加工的最佳選擇。紫外光單光子能量大、光束質量優,低功率即可打破分子化學鍵產生刻蝕,這使得其能進行“冷加工”。有別于傳統“熱加工”工藝,紫外激光加工能產生極低的熱應力,進而減少對材料的損害,減少額外降低應力的工序步驟。紫外光能被絕大部分材料吸收,適用性強,得以應用于大型PCB電路板組合,從標準材料,到高頻陶瓷復合材料、柔性PCB材料等都適用。此外,由于紫外光波長短,因而能夠實現更精確地聚焦且保持優良定位精度。

以PCB為例,紫外激光器數分鐘就能將表面圖樣蝕刻在電路板上,是生產PCB樣品的最快方法。既消除了機械應力,同時大幅降低熱應力。鉆孔時,紫外激光器能實現極小孔徑(≤10μm)。對于深度雕刻,利用軟件控制,紫外光光束可按照所需深度進行受控消融。其最大優勢是可以在基板上進行多步操作,一次加工就可基本完成。

根據工作物質不同,紫外激光器可進一步細分為固體紫外激光器、氣體紫外激光器、半導體紫外激光器等,其特性與應用領域也不盡相同。

準分子紫外激光器為目前微加工領域主流工藝之一。準分子激光器工作物質為氣體,以其體積小、較短的波長(最短193nm)、功率密度高等優點長期以來成為微加工領域主流。主要應用有:準分子激光光刻/退火/剝離/修復工藝(主要用于OLED生產)、表面清理、各類表面處理、醫療應用等。尤其隨著近年來面板市場需求火熱,準分子激光器銷量隨之大幅增長。但它具有一定缺陷:光束質量較差、重復使用率低、壽命較短、綜合成本較高。

隨著技術進步,固體紫外激光器優勢漸顯。固體紫外激光器具有效率高、光束質量高、壽命較長、維護成本較低等優點,但功率與波長是其短板。自從半導體激光器替代傳統氙燈和氪燈作為泵浦源(即DPSS),光光轉化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實現了固體紫外激光器的大功率輸出,并在調控脈沖形狀、重復頻率和光束質量等方面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優勢明顯。目前三星已在其OLED生產線用DPSS替代了傳統準分子激光器。

(四)超快激光器:性價比優勢顯著,微加工領域另一選擇

相較于紫外激光器,超快脈沖激光器能夠在不生成紫外線的情況下,用紅外線或綠光實現類似結果,適用于精度要求一般但能量要求較高的微加工,并具備性價比。超快激光利用與材料相互作用中能量吸收的非熱態,使得材料的熱損傷降低,從而實現更好的控制和更精確的微加工。超快激光器本質是一種脈沖激光器,工作物質大多為摻雜有增益介質的YAG、光纖等。主要特征為:脈沖持續時間極短,瞬時功率極高,能量聚焦到極小的空間區域且不受脈沖重復頻率影響、不受平均功率影響,光束質量持續穩定,緊湊而高效。

超快激光器雖然目前市場規模較小,但增長速度可觀。據OFweek數據,超快激光器增速是整個激光器市場的兩倍,到2019年,超快脈沖激光器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4億美元。兆瓦峰值功率、皮秒和飛秒脈沖寬度的超快激光器在消費電子加工領域將取得迅猛發展,在生物醫療、脆性材料和金屬加工的應用也日漸增多。

超快激光的重要技術包括脈沖調Q、鎖模和壓縮。采用多級啁啾脈沖放大技術可獲得超短脈沖寬度、高單脈沖能量、高重復頻率激光,能夠實現亞微米至納米級的加工??梢詫Ω鞣N半導體、脆性材料(玻璃、陶瓷等)、各種電介質材料、聚合物、金屬材料以及生物材料等進行精密微細加工。

四、激光設備:宏觀周期波動與新興應用成長疊加,全球競爭格局悄然生變

受需求波動、貿易戰等因素影響,上半年以來下游工業企業資本開支逐步收縮,疊加消費電子、面板等小功率領域受制于創新乏力或擴產周期拉長,龍頭公司同比增速及預期指引放緩。當前時點,謹慎展望19H1之后切割設備市場同比改善,中長期看伴隨規模成本降低,焊接設備有望接替切割市場,延續中高功率設備市場成長性。對國內設備廠商而言,EV、OLED、半導體等新興領域需求有力拓展增量空間,同時LED、PCB配套自動化設備亦可打開細分領域天花板,受益于本土大廠擴產規劃逐步落地,19年有望繼續成長;消費電子領域來看,19年雖仍為智能機創新小年,整體市場或相對平穩,但以Apple Watch為代表的另類消費電子市場表現有望亮眼,同時我們可相對樂觀展望20年消費電子創新大年,5G所帶動的內部及外觀件的變化對小功率激光設備的拉動。我們認為,回顧過去十年,激光產業市場規模雖歷經多次短期波動,但中長期看仍呈顯著上行趨勢,作為先天性具備自動化配套能力的加工設備,伴隨成本及價格下行,下游汽車、EV、管材加工等切割/焊接應用有望加速滲透,打開成長空間。

(一)高功率加工:切割市場逐步替代傳統數控設備,焊接市場有望延續未來成長

高功率激光器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航空航天、化工、軍工等領域。傳統高功率加工主要由傳統沖床、電阻焊等切割焊接設備來實現,效率低、精度差、損耗高,已無法滿足制造升級的需求。激光器對傳統設備的加速替代已漸趨明顯。據中國報告網數據,2017年全球用于材料加工的大功率激光器市場規模約14.92億美元,占激光器市場的14%,材料加工用激光器的48%。目前國內僅沖床加焊接市場就有近千億規模,而國內大功率激光設備市場規模僅在100億元左右,激光加工滲透率仍處于較低水平。

高功率激光切割設備主要替代傳統數控設備。激光切割機是由激光器發出的激光束經透鏡聚集形成極小的光斑(功率密度高達10^6-10^9W/cm^2),焦點處工件被高溫瞬間汽化,再配合輔助氣體將汽化的金屬吹走,從而切穿成一個小孔。隨著機床移動,無數個小孔銜接起來構成要切的外形。由于激光切開頻率十分高,所以每個小孔銜接處十分光滑。激光切割具備高速高精密、可重復性、異形切割、產能大、材料適應性強等優勢。據觀研天下數據,目前傳統沖床市場規模在200-300億元,激光設備仍有巨大替代空間。

激光焊接設備主要替代傳統電阻焊、電弧焊等焊接形式。雖然激光焊接設備期初投資成本高,但相對傳統焊接設備,激光焊接后續的焊料、耗材成本大幅降低,激光焊接的精度、高效也是傳統焊接設備無法達到的。據觀研天下數據,我國焊接設備市場空間在600億元以上,提供了一定的替代空間。

汽車制造是高功率激光應用的主要領域之一,主線焊接和離線零部件加工均涉及激光工藝。主線焊接即對汽車整體車身進行裝配過程,包括白車身、車門、車架等的加工。大量離線零部件也可以用激光加工,例如發動機核心部件的淬火、變速器齒輪、氣門挺桿、車門鉸鏈焊接等。目前歐美大型車企在生產線上均有激光焊接機器人的應用,以通用為例,其在線使用激光器達200臺以上。大眾在AudiA6、GolfA4、Passat等車型的車頂采用激光焊接。國內主要車企如上汽、廣汽、吉利等也開始加速普及激光工藝。據智研咨詢數據,我國汽車制造設備市場空間預計在1500億元以上,其中汽車焊裝自動化設備約占整體設備投資25%左右,市場規模在400億元以上。

(二)新能源EV:動力電池與新能源車成長空間廣,加工工藝及輕量化需求逐年升級

新能源汽車致力于兩個改進方向:汽車輕量化與動力電池性能提升,均與激光工藝密不可分。

“輕量化”:要求新能源汽車嘗試與傳統造車工藝不同的新材料,例如鋁、鎂、鈦等合金,炭纖維、復合材料等輕質材料;同時要盡量減少焊接點帶來的重量增加。與傳統電阻焊相比,激光焊接不僅能壓縮車身結構件本身的體積,減少車身重量,降低汽車油耗,而且可以提升車身強度,減少工序和生產材料損失,提高生產效率。激光在切割新材料時,效率更快、精度更高、且適應性強,容易實現。

動力電池焊接部位多、難度大、精度要求高。主要涉及的焊接方式有拼接焊和疊焊,在電池生產的關鍵部位,如防爆閥、極柱、軟連接、封口、注液孔等均有應用。激光技術具有焊材損耗小、工件變形小、設備性能穩定易操作,焊接質量及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可大幅提升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降低成本,延長其使用壽命。

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普及趨勢確定性較大。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體發展態勢良好,盡管補貼力度減弱,但并沒有造成較大影響。根據中汽協估計,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100萬輛,增速在40%左右,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

(三)消費電子:蘋果引領消費電子微加工工藝創新,5G有望帶動新一輪設備創新

以智能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迭代加速,新技術、新設計帶來新工藝要求。2017年蘋果推出iPhone X引領智能機設計新潮流,帶動全行業跟進?!叭嫫痢睍r代已至,異形全面屏“劉海”設計更是引起安卓機廠商爭相效仿。3D玻璃、雙攝、雙玻璃面板加合金中框等設計成行業旗艦標配,激光工藝是最佳選擇。

脆性材料廣泛應用,激光工藝能大幅提升良品率并實現更高精度。激光切割以非接觸方式加工脆性材料,避免了傳統工藝的崩邊等問題,同時具有可操控性強、集成性強的優勢。

1. 3D玻璃需求升溫:為提升占屏比、獲得更好的視覺效果和握持手感,3D玻璃在許多廠商產品的正面及背面蓋板均有使用。激光工藝主要應用于3D玻璃的外形切割與表面掃光兩個核心工序,是目前業內主流加工方式。據中國產業信息網預計,3D玻璃蓋板需求將由2017年的1.24-1.86億片,增加至2021年的9.4-14.1億片,5年總需求量約為26.2-41.8億片。

2. 藍寶石市場空間可觀:藍寶石晶體集優良的光學、化學、物理性能于一身,具有強度高、硬度大、耐沖刷等特性,而藍寶石的切割加工離不開激光工藝。主要應用有:LED襯底、智能機攝像頭保護、Home 鍵、藍寶石表鏡等。據智研咨詢數據,LED襯底對藍寶石需求量占比最大,達80%以上;其次為Home鍵與攝像頭,占比約為15%。而在LED產品的應用中,手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占比高達59%。在智能機攝像頭應用上,雙攝已成主流,華為開啟三攝時代,未來四攝時代也已不遠,藍寶石的鏡頭防護應用的需求料將持續增長。據YOLE數據,預計到2019年,藍寶石市場規模將達到81.85億美元,近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57%,前景十分可觀。

金屬中框回歸,催生PVD微加工需求。PVD(物理氣相沉積)技術用于金屬表面處理。經過“噴砂、拉絲或拋光加PVD”,金屬表面可鍍覆高硬度、高耐磨性的裝飾鍍層。紫外激光器常被應用于PVD鍍層表面的微加工。

手機等電子設備內部結構日趨復雜精細,激光可進行精密加工。智能機生產工序中涉及到的激光應用主要有:切割、焊接、拋光、打孔、打標、激光修復等。隨著手機等電子設備對一體化、輕薄、炫麗外觀的追求,緊湊的空間內對生產工藝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手機中有大量零部件加工通激光工藝來實現。

(四) OLED/半導體:新興市場有望維持可觀增長,重點關注產品及客戶推進力度

激光加工在OLED面板生產中至關重要。OLED面板的制造主要分為背板段、前板段和模組段三道工序,激光工藝貫穿始終:在背板段主要是準分子激光退火;前板段主要是LLO激光剝離及柔性切割;模組段主要是切割、測試修復及窄邊框加工等。

國內面板投資持續火熱,產能即將迎來集中釋放。隨著面板產能將逐步由日韓大舉向國內轉移,國產替代進口將是大勢所趨。OLED時代,國內廠商如京東方、維信諾、和輝、天馬、信利、華星等皆有布局,積極投建OLED線。根據OFweek統計,國內目前已經投產的面板生產線數量為27條,在建和規劃中的生產線還有17條。預計到2018年,全國可投產面板生產線將高達44條。目前,國內面板廠商共有15家,包括TFT-LCD和AMOLED技術。從產線數量上看,已經投產LCD生產線有20條,未投產有8條;OLED生產線目前已投產有7條,未投產有9條。未來有望帶動對相關激光設備需求的增加。

(五) PCB/LED:配套自動化設備凸顯客戶端競爭力,細分市場空間具備持續成長性

PCB產品工藝向高密度、高精度、多層化、高速傳輸、輕薄化方向演進。PCB按照導電圖形層數可分為單面板、雙面板、多層板;按板材材質可分為剛性板、柔性板(FPC)、剛柔結合板;按技術工藝維度可分為HDI板、特殊板等。激光工藝在PCB的應用包括:PCB/FPC的切割、焊接、鉆孔、打標、AOI檢測等。激光加工能有效滿足PCB的工藝新需求。

受益于國外PCB產業向國內轉移,下游通信、汽車、消費電子等產業的需求猛增,多層板、HDI和FPC的增長速度均領先行業整體。近年全球PCB行業產值增長回暖,2016年全球PCB總產值約542億美元。據Prismark 2017年底預測,2017年全球PCB產值增長率將超過2%,達到553億美元;FPC產值規模有望在2017年達到113.46億美元。近年來整體規模增長穩定,汽車、工控醫療等下游仍有較快增速。到2021年,全球PCB行業產值有望達到605億美元。

市場對FPC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例如層數越來越多、線寬和線距越來越窄、孔徑越來越小、柔韌性越來越高等,FPC的生產能力尤其考驗廠商的研發能力和制造工藝水平。激光工藝已成為各大廠商的不二之選。

激光工藝可以滿足LED制造中對劃片寬度、速度與加工產量的高要求。LED有兩種基本結構,橫向結構和垂直結構。激光劃片是加工傳統橫向結構藍光LED晶圓的理想選擇。藍寶石的硬度給鋸片切割與金剛石劃片帶來良品率低、產量低和成本高等諸多問題。而用紫外二極管泵浦固體激光(UVDPSS)進行劃片加工的芯片成品率和產量大幅增加,并且LED晶圓的亮度沒有明顯損耗。

垂直結構可提供更大電流,消除電流擁擠及器件內瓶頸問題,提高LED最大輸出光功率與最大效率,同時具有良好的散熱性能,因而有望成為未來主流方向。垂直結構LED要求在加電極前剝離藍寶石。準分子激光器是分離藍寶石與氮化鎵薄膜的有效工具。激光剝離技術大大減少了LED加工時間,降低了生產成本。

LED行業持續景氣,新一輪擴產來臨。根據LEDinside數據,2017年中國LED封裝市場規模達到100億美元,同比成長12%,占全球LED芯片產能規模58%,預計2021年將達768億元。中國LED封裝市場大幅增長的動能主要來自:通用照明、車用照明、顯示屏及新興市場。國內LED芯片行業歷經淘汰市場集中度已大幅提升,本輪大規模擴產主要集中在前三大芯片龍頭。擴產將帶動激光加工需求的提升。

五、海內外競爭格局及重點公司

(一)國內主要激光廠商

1、大族激光:配套自動化能力奠定客戶端高認可度,新興應用領域有望建立新業績增長點

2018年業績概況: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收86.56億元,同比下降2.9%;歸母凈利16.57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Q3單季實現營收35.49億元,同比增長5.1%;歸母凈利6.38億元,同比增長8.5%。Q3單季毛利率36.5%,同比下降6.3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2.38個百分點。

業績指引:預計2018年全年歸母凈利16.65~19.98億元,同比增長0%~20%;公司預計顯示面板、新能源電池、PCB業務同比實現快速增長,消費類電子業務同比降幅較大。

降低對A客戶依賴,非A業務實現較快增長。2018年A客戶業務營收出現明顯下滑。2018上半年A客戶業務營收僅約11億元,同比下降約57%,全年營收預計為30億元。但非A業務的高速增長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來自A客戶營收波動的不利影響:

① PCB設備業務:前三季度累計實現收入約13.83億元,同比增長110%。PCB景氣度有望延續到明年;龍頭產品機械鉆孔機銷量持續增長,LDI(激光直接曝光機)、手臂式八倍密度測試機、自動化組裝設備等高端裝備實現批量銷售,UV軟板切割設備順利通過大客戶測試,成為業務增長新動力;

② 新能源裝備業務:前三季度取得訂單約9.8億元,實現收入約6.5億元,同比實現103%增長。大客戶業務拓展順利,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報告期內中標寧德時代訂單,金額累計5.46億元人民幣,中標項目主要包括激光模切設備、焊接設備、成形設備等,以上設備主要用于新能源電池的生產加工;

③ 大功率激光業務:前三季度實現收入17.54億元,同比增長9.60%。下游客戶主要包括:汽車、農業機械、重工加工、軌道交通等10多個基礎工業行業。

關鍵部件自制率提升+上游激光器降價,毛利率仍有上升空間。大族激光前三季度公司研發投入約6.35億元,同比增長約38%。在2018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大族激光展示了首款飛秒激光器,同時也是國內首款達到20W的飛秒激光器,目前已實現小批量生產銷售,且很快將有更高功率產品推出;同時還首次展出大族激光固體皮秒激光器,已經量產,并實現銷售。據大族激光旗下激光光源事業部報道,皮秒、飛秒超快激光器國產化將推動國內應用商的使用成本降低至少30%~40%。

大族激光簡介:

大族是國內激光設備廠商龍頭,產品性能優異的同時兼具規模和品牌優勢。公司的競爭力是綜合實力體現,技術、產能、銷售網絡等因素均有重要影響。激光設備的性能不僅取決于激光器,其結構設計與數控系統也至關重要。大族在激光設備生產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生產出穩定性好、體積小重量輕、操作界面友好的激光設備,因而能實現更好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同時大族憑借其規模和品牌已形成優勢,與下游許多大型客戶,其中很多國企,實現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小功率激光設備已占國內近一半市場份額,激光打標設備全球市場份額領先。雖然小功率市場已經成為紅海,但大族的優勢仍然在高端、前端、先進的設備上得以體現。大族小功率板塊主要為光纖和紫外激光設備。2017年受益于A客戶創新改款,訂單增長顯著。小功率激光打標、精密焊接、精密切割等業務實現營收61.88億元,在大族營收中占比50%以上,同比增幅高達68%,表現依舊強勁,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小功率板塊毛利率較為穩定,但業務體量增長值得期待,主要得益于差異化產品的切入,積極爭取三星與HOV訂單,同時配合面板廠推進OLED設備國產化。

大功率激光設備近年取得飛躍發展。2017年公司大功率激光設備實現營收20.74億元,同比增幅達42%,并有望成為公司業績新的增長點。大族近年來在高功率激光設備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傲人業績。例如,國內最高功率15kW光纖激光切割機成功簽約;首創智能激光拼焊生產線已交付;汽車模具加工用移動式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打破國外壟斷;20kW深熔焊接20mm不銹鋼項目交付;與中集集團開展戰略合作,為中集多個業務板塊提供智能制造激光設備(主要為汽車生產線)。公司產品也贏得了外企的認可,大功率自動化激光解決方案已經被國際三大豪華汽車品牌采用:例如奧迪17款全新Q5門檻、寶馬渦輪增壓器、奔馳GL全系列天窗。

加大核心器件研發投入有望實現關鍵器件的自制,提升利潤空間。大族已加大對光纖激光器、皮秒激光器等核心器件的研發投入,部分小功率激光器已實現自制。其大功率設備毛利率穩定但相對小功率設備較低,主要原因為部分關鍵元器件尚未實現自產。2018年起有望先從售后方面逐步自產,毛利率未來有望實現提升。

大族PCB產品覆蓋全面,業務仍望受益于下游擴產,奠定龍頭地位。2017年公司PCB業務實現營收12.10億元,同比增長36%。受益于全球PCB產業向中國內地轉移和下游客戶擴產帶來的需求,大族PCB設備業務發展迅猛,近期新接兩筆價值2.87億元訂單。大族PCB產品包括:機械鉆孔、激光鉆孔、LDI(激光直接曝光)、激光切割和檢測設備等,產品豐富而全面、其中機械鉆孔機、LDI激光直接成像設備等產品訂單同比增長100%以上。國內下游主要PCB廠商:崇達、景旺、深南電路都處于擴產狀態,大族激光產品是其首選采購對象;同時在外資PCB企業中認可度不斷提升,如:滬士、健鼎、臻鼎、KB集團等將進一步擴大采購范圍。隨著未來PCB產業精密化的趨勢,FPC軟板加工領域設備需求未來有望快速增長。

半導體與顯視面板領域持續布局,毛利率逐步提升。2017年公司半導體及顯視面板業務實現營收5.1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LED激光加工設備實現營收3.5億元,同比增長31%,行業標桿產品紫外劃片機出貨量創歷史新高,市占率達到90%以上。顯視面板業務實現營收1.6億元,同比增長98%。大族的激光切割、激光修復、激光剝離、畫面自動檢測設備也得到了多家客戶的認可。由大族顯視與半導體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柔性OLED激光切割設備在深圳柔宇科技已正式投產。大族LED設備及產品業務近年毛利率持續上升,主要得益于市場地位穩固帶來的議價能力提升。

新能源業務、機器人及自動化配套系統方興未艾。大族于2017年4月成立新能源裝備事業部,主要涉及EV電池加工設備的制造,已初具規模。大族激光通過戰略控股鉑納特斯、大族鼎新、大族展宇,加快對注液機、攪拌機、涂布機等產品的業務拓展。目前已具備從電芯到模組再到PACK整體裝備供給能力,多條整線設備已完成交付。同時,公司將憑借在光、機、電、氣一體化領域的優勢,加速向機器人、自動化配套系統領域滲透。

2、銳科激光:中高功率激光器國產化趨勢穩步推進,關注價格競爭策略及毛利率趨勢

2018年業績概況: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收10.85億元,同比增長66.16%;歸母凈利3.64億元,同比增長68.94%。其中Q3單季實現營收3.33億元,同比增長59.20%;歸母凈利1.06億元,同比增長42.25%。Q3單季毛利率49.37%,同比下降2.45個百分點。

銳科憑借技術積累已能向市場提供性能優異的產品。2018年前三季度銳科研發投入同比增長約87%,更高功率產品逐步為客戶接受,2kW以上產品營收超過3億元,同比增長270%以上。目前在最受歡迎的6kW以下高功率市場,銳科已屬國內光纖激光器市場第一梯隊。再加上價格和售后優勢,銳科有望充分打開國產化成長空間。

自制水平提升和規模效應體現,價格戰中銳科毛利率依舊維持較高水平。2018年前三季度銳科連續光纖激光器實現營收8.35億元,毛利率達55.15%,脈沖光纖激光器營收1.65億元,毛利率提升至38.18%。目前國內高端光纖激光器市場定價主要取決于IPG和銳科,同時根據以往產品降價曲線規律,新品的降價幅度呈現“先快后慢”的趨勢,這主要是由于龍頭企業的“價格引導”策略,以鼓勵客戶向新款更高功率產品轉移。

產品結構向更高功率、高溢價轉型,銳科邁出實質性步伐。銳科在6kW及以上市場與IPG仍有差距,這也是銳科當前重點攻克的領域。根據銳科激光2018中報,3.3kW以上客戶和銷量大幅增長,單品銷量為去年全年兩倍。其中1.2kW多模(由2kW單模產品構成)已通過客戶試用,已啟動小批量生產,標志著銳科向更高功率產品拓展邁出關鍵一步;6kW實現批量供貨和銷售;1.5kW單模連續光纖激光器已實現量產。

銳科激光簡介:

銳科激光是中國光纖激光器龍頭。國內第一家專門從事光纖激光器及核心器件研發并實現規?;a的企業,由航天三江集團控股(45.33%)。光纖激光器系列產品占其營收達90%以上,是國內光纖激光器領域產品種類豐富、覆蓋面廣的企業。為解決產能瓶頸、加大研發投入鞏固技術實力、提升生產自動化水平及管理水平,銳科激光于2018年6月25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銳科研發實力雄厚,技術壁壘高,始終走在國內光纖激光器發展最前沿。銳科不僅是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還擁有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資源優勢。團隊由三位“千人計劃”專家牽頭,擁有108項專利。曾經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 863 計劃、國家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有關光纖激光器的研發項目。經過多年積累和磨合,銳科已在光纖激光器工藝設計和流程管理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完善的光纖激光器及核心器件和材料的獨有制造工藝。目前大功率光纖激光器的開發及產業化是公司主要布局方向。

積極拓展中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業務。半導體激光器憑借其體積和轉化率優勢,可作為直接輸出的激光器或其他激光器的泵浦源,未來在焊接、熔覆等領域會有大的發展。銳科除了在大功率光纖激光器重點投入外,在中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也有布局。目前公司半導體激光器已實現了小批量銷售。

整合上游產業鏈,加大元器件自制比例:降低成本,把控品質,提升競爭力。目前銳科已掌握光纖激光器及其核心器件和材料的關鍵技術,并實現了光纖激光器上游產業鏈的垂直整合,例如:半導體泵浦源、特種光纖、光纖耦合器、激光功率合束器、聲光調制器、光纖隔離器、激光功率傳輸光纜組件等核心器件和材料的技術及規模化生產。以泵浦源為例,占光纖激光器成本60-70%,自制后成本占比下降至20-30%。2017年3月,銳科收購特種光纖生產商睿芯光纖,主要用于連續光纖激光器生產,進一步降低了直接材料成本。

(二)海外主要激光廠商

1、IPG:中國市場競爭壓力上行,中性展望19年全球激光行業市場

2018年業績概況: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收11.30億美元,同比增長7.82%;歸母凈利3.29億美元,同比增長11.47%。其中Q3單季實現營收3.56億美元,同比下降9.24%;歸母凈利1.01億美元,同比下降13.05%。Q3單季毛利率54.77%,同比下降2.4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2.04個百分點。Q3因匯率波動造成損失約500萬美元(相對于第三季度指引假設的匯率)

業績指引:2018Q4預計營收3~3.3億美元;EPS(攤薄):1.30~1.50美元;全年營收增長預計:1%~4%。管理層對2019年業績總體預期樂觀,2019Q1訂單流情況可能有所改善,消費電子、汽車電池和其他金屬焊接需求有望好于2018年,同時新產品有望推動微加工、通信、娛樂和顯示產品業務增長。

IPG營收結構向更高功率產品過渡,技術壁壘保障其領先優勢。2018Q3 IPG 6kW及以上產品營收同比增長10%,主要受切割應用拉動,而6kW以下高功率產品營收在中國和歐洲市場均出現了下滑。國內廠商極具性價比的產品已逐漸對IPG構成挑戰。而6kW以上市場IPG仍具備性能優勢。

中國作為IPG最大市場,多方因素影響IPG業績。2018Q3 IPG在中國市場營收下降9%,主要受到匯率波動、貿易戰、國產化替代和價格戰、下游最大客戶大族激光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其中價格戰對IPG的營收和毛利率均產生了不利影響。

2、相干(Coherent):系列收購尚需磨合,面板設備需求波動等因素致使短期業績承壓

2018年業績概況:2018年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收14.25億美元,同比增長3.49%;歸母凈利2.05億美元,同比增長15.82%。其中Q3單季實現營收4.62億美元,同比下降5.86%;歸母凈利0.73億美元,同比下降0.77%。Q3單季毛利率41.14%,同比下降4.1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2.05個百分點。

2018財年(2017.10~2018.09)業績概況:實現營收19.03億美元,同比增長10.40%;歸母凈利2.47億美元,同比增長19.43%。

業績指引:2019財年(2018.10~2019.09)相較于2018財年(2017.10~2018.09)同比下降8%~12%,2019財年下半年(2019.04~2019.09)業績預期將好于上半年(2018.10~2019.03)。

系列收購引發近兩年業績波動較大。相干于2016年11月完成了對羅芬公司的收購,2017財年(2016.10 ~2017.09)合并財務報表(其中2016年11月7日后的羅芬業績并入相干2017財年),致使相干該財年實現營收17.23億美元,同比增長101%;凈利潤2.09億美元,同比增長138.44%。收購羅芬后對相干的微電子業務(主要為面板、先進封裝、半導體前端加工等)產生積極影響。2018年3月8日,相干收購OR激光,其920萬美元營收并入相干2018財年。

核心面板業務將迎來周期性寒冬。相干主打的CO2、準分子激光器在OLED面板生產中有著廣泛應用。由于OLED面板投資放緩,相干預計將導致2019財年微電子業務(2018財年營收占比54.5%)營收同比下降15%~20%,并在2020財年迎來復蘇。

中國市場營收因激烈競爭和關稅受到影響。材料加工作為相干第二大業務(2018財年營收占比27.4%),主要產品為超快激光器和光纖激光器。受到中美 貿易戰加征關稅和價格戰影響,中國市場材料加工業務營收出現下滑,并可能延續至2019財年。

整合尚未完善,經營問題影響公司整體業績。2018財年Q4(2018.06~09),其中一座收購自羅芬的德國生產廠因新的企業管理系統使用問題而導致600萬美元庫存無法轉換成可交付產品。該問題有望于2019財年Q1得到解決。

六、風險提示

激光切割及焊接市場需求不及預期;消費電子創新升級不及預期。

七、附錄

1、2018年前三季度A股主要激光上市公司業績排名

2、國內外主要激光龍頭上下游關系

3、中國主要激光企業及營收規模

4、海外主要激光公司匯總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產業,光纖激光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成人在线 | 久久久久免费 | 一级黄色国产片 | 国产精品av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色 | www.欧美| 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电影一区 | 91麻豆精品91久久久久久清纯 | 尤物最新网址 | 不卡影院 | 亚洲第一在线 | 国产一区欧美 | 国产视频久久 | 男人都懂得网站 | 91香蕉视频好色先生 | 久国产精品韩国三级视频 | 精品999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 亚洲精品一区在线 | 69视频播放 | 国产福利电影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 欧美午夜精品 | 99久久99久久 | 亚洲欧美激情视频 | 久久av喷吹av高潮av萌白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电影 |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激情网址 | 久久亚洲精品大全 |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 精品色网 | 久久九九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成人影院 | 久一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