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春晚和故宮上元之夜的激光秀嗎?這家公司今年分別在央視春晚深圳分會場和故宮“上元之夜”進行激光秀的展示,用激光投影技術,點亮了太和門、昭德門和貞度門。同時,《流浪地球》的巨幕放映也是這家公司做的。
這家公司就是光峰科技,如今要到科創板上市了。6月30日晚,證監會按法定程序同意了深圳光峰科技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至此,深圳光峰科技成了廣東科創板第一股。光峰科技全球范圍內首創熒光激光顯示技術,是一家擁有原創技術、核心專利、核心器件研發制造能力的全球領先激光顯示科技企業,在2007年率先發明了ALPD激光顯示技術,并為該技術注冊 ALPD商標,這個技術被看作是下一代激光顯示的發展方向,使得我國在激光顯示領域占據了國際領先地位。
1、確保我國的激光顯示產業不必向國外繳納高額專利費用
不同于其他公司的研發團隊,光峰科技從董事長開始就是技術人員,主要董事全部都是高學歷,形成了以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李屹為核心的研發團隊。創始人李屹先后獲得清華大學學士學位,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碩士、博士,并直接在羅徹斯特大學國家激光實驗室進行研究,這個是全球知名的激光研究室,后來李屹在2006 年回國創辦了光峰科技。
作為光峰的創始人,李屹是激光顯示領域的知名專家,也是2018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專項的首席負責人。“從羅切斯特大學博士畢業后,我們就想創新技術,走一條別人沒走過的路,想要打破傳統光學巨頭的壟斷,想做出中國人自己的東西。”李屹說。
李屹博士曾經講述自己在北美求學打拼的經歷,以及他和團隊十年來研發ALPD(“熒光粉激光顯示技術”)的心路歷程:自2004年以來,他和同事一直致力于研發節能環保的固態光源,在2007年獲得ALPD關鍵技術的突破。到目前為止,深圳光峰在固態光源技術方面已擁有500多項核心發明專利,近10年形成的專利技術,確保了我國的激光顯示產業不必向國外繳納高額專利費用。
在談到回國創辦深圳光峰公司的感受時,李屹博士坦言自己的創業精神源自一種民族的自信心:“我當時已經看到了ALPD一旦實現產業化應用,就意味著我國在下一代固態新光源技術上取得了彎道超車的機會,打破了西方發達國家在顯示光源技術上的壟斷地位,這也是自己放棄美國優厚待遇毅然回國的原因。”
2、光峰科技也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清華系”企業
事實上,光峰科技也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清華系”企業,光峰科技的董事、高管團隊均有清華人。創始人也是核心技術人員的李屹博士先后獲得清華大學學士學位,CTO副總經理胡飛同樣畢業于清華大學,光峰獨立董事寧向東獲取清華大學博士學位,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招股書顯示,以光峰科技為課題承擔單位,清華大學為課題合作單位的研發項目有兩項,分別為國家級、省級立項級別。截至2018年末,光峰科技現有研發人員309名,占公司員工總數及非生產員工的比例分別為29.06%、47.98%。伴隨著光峰科技研發投入持續增加,至2018年,光峰科技的年研發投入已增至1.36億元,2017年、2018年的研發環比增速分別高達33%、71%。
3、光峰科技潛心研究熒光激光顯示技術
公司成立后,光峰科技潛心研究熒光激光顯示技術。光峰科技介紹稱,此前激光顯示始終無法進入產業化應用,而公司通過采用氮化鎵基藍光激光器,將激光的高亮度與熒光的高性能相結合,克服了激光顯示技術原本存在的技術難題。
得益于在產品技術和布局上的優勢,光峰科技在近年來實現業績快速增長。2016年至2018年,光峰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3.55億元、8.06億元及13.8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02萬元、1.13億元和2.12億元。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讓光峰科技建立了在激光顯示領域的領軍地位。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數據顯示,光峰科技激光電影放映機光源市場占有率約 60%。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18年光峰科技在激光電視光機、激光商教投影機光機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30%和28%。
4、未來我國激光電視2021年市場銷量將達73.5萬臺
在電視行業的發展上,從液晶電視到現在的激光電視,激光電視有著色彩更鮮明、亮度更高的優點,所以國內的海信、長虹,國外的LG、SONY等都看重了激光電視的前景。奧維云網(AVC)預測,未來我國激光電視2021年市場銷量將達73.5萬臺,三年復合增長率約為64.87%。
去年,TCL的總裁薄連明離開了任職18年的公司,加入光峰科技,光峰科技的三大產品之一正是激光顯示核心器件在電視行業的應用,可以猜測薄連明的加入將會在彩電方面給光峰科技帶來驚喜。2013年,光峰與LG合作推出激光電視產品,該款產品開發過程中積累的技術和經驗為光峰后續研發奠定了基礎。
5、可比公司:海信電器、鴻合科技
券商研報指出,公司主要從事激光顯示核心器件及整機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與租賃。目前 A 股 市場上無經營與公司業務完全相同的上市公司。從部分產品相似性角度,巴可(布魯 塞爾證券交易所)、IMAX(美國納斯達克)、海信電器(上海證券交易所)與鴻合科技 (中 A 股擬上市)這幾家(擬)上市公司與公司可比。目前, 可比公司股價對應 2019 年動態 PE 平均為 37.4 倍。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