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改善盈利能力,聯創光電(600363.SH)擬剝離虧損資產,聚焦超導節能設備和激光武器業務。財聯社記者從聯創光電獲悉,超導中鋁訂單已經驗收,驗收儀式完成后,雙方將簽訂下一步的訂單;公司2億元激光器件訂單已經交付完成,現在正在走驗收的流程,業績預計在中報和三季報中陸續體現。
6月13日晚間,聯創光電公告,公司與中基恒光簽署了《股權轉讓之意向協議》,擬將間接持有的致光科技控股股權轉讓給中基恒光。轉讓后,致光科技將不再納入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范圍。據悉,交易價格目前尚未確定。
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2021年業績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背光源業務拖累。因為大環境問題,背光源行業不景氣,公司作為華為的第二大背光源產品供應商,受限于華為芯片短缺產能下滑。如轉讓成功,不僅能大幅提升公司今年利潤,而且能增厚上市公司在手現金。”
根據天眼查資料,致光科技成立于2004年,經營范圍包括電子元器件制造、電子專用材料銷售、電子元器件批發等。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度營收和凈利分別為8.99億元、-6697萬元,今年一季度營收和凈利分別為2.39億元、-683.28萬元。
財聯社記者關注到,2021年,聯創光電先后出清了江西聯凱塑業、江西聯創特微兩家子公司的股權。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這兩家公司發展空間小、利潤空間有限,公司下一步計劃剝離吉安的通訊電纜業務。“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已經把虧得稍微多的電力電纜剝離出去了,如果有合適的買家,我們爭取把通訊電纜也剝離出去。”
在聯創光電看來,超導節能產品和激光武器產品趨勢向好。公司此前在交流會上稱:“(公司)目前激光器年產能兼容了軍用和民用兩個方面,已在5億元以上,目前正新建產業園,辦公大樓已經建設完成,在一期建設完成投產以后,激光器產能將達10億元以上。”
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廈門華聯電子翔安工業園正在進行內裝,預計年底可投產。
此外,就兩年計劃來看,公司預計今年年底能達到年產50臺超導感應加熱的能力。
聯創光電主營業務為半導體激光及高溫超導設備系列產品,智能控制、背光源系列產品,光電通信與智能裝備線纜及金屬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財報顯示,2021年聯創光電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5.86億元、2.3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6.29%、14.22%。
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2.13億元,同比上升14.79%;實現歸母凈利潤6279.12萬元,同比上升2.34%。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