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互聯網醫美第一股”新氧的控股子公司,武漢奇致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奇致激光”)的一舉一動吸引了市場目光。
近期,由于財務數據需要更新等原因,奇致激光中止了北交所IPO進程。不過,作為新三板的掛牌企業,奇致激光在股轉系統已發布了其2024年上半年的財務報告。
從數據來看,奇致激光202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46億元,同比增長4.03%;歸母凈利潤為2741.16萬元,同比增長3.82%。不管是相較2023年全年增速,還是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緩。
申報稿第一大客戶退出前五
中文互聯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上個世紀90年代,奇致激光創始人彭國紅赴美學習的時候,被一款可以提亮除皺、改善毛孔的激光美容儀器所吸引,于是決定將這種技術國產化,最終于2001年通過奇致激光推出中國第一臺光子嫩膚設備-強脈沖光治療儀,還提煉出了“光子嫩膚”這一火爆至今的醫美名詞。
2015年7月,奇致激光在新三板掛牌;2016年9月,奇致激光因《公開轉讓說明書》關聯交易不完整,2015年半年報關聯交易披露不完整等事項,收到湖北證監局的警示函;2017年3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公司對奇致激光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對奇致激光董事長彭國紅、董秘談艷采取約見談話并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的自律監管措施,原因是奇致激光前期與關聯方發生的資本性支出金額重大,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造成關聯交易信息披露遺漏。
湖北證監局警示函摘要,數據來源:湖北證監局
2021年,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新氧通過控股子公司收購了奇致激光大部分的股份,成為奇致激光間接控股股東。奇致激光的實控人也由彭國紅變為金星,目前金星控制奇致激光87.6%的股權。不過,奇致激光的董事長仍為彭國紅,董秘仍為談艷。
2023年9月28日,奇致激光披露首份北交所IPO申報稿,將產品收入的分類統計口徑由“美容設備、泌尿設備、備品備件和維修及技術服務”統一更改為“光治療、激光手術設備及配件”。另外,關于“光子嫩膚”這一名詞,奇致激光申報稿只字未提。
申報稿顯示,奇致激光主要從事激光及其他光電類醫療設備的研發、生產、代理及銷售,同時向客戶提供備品備件銷售及維保服務。公司產品包括光治療設備、激光手術設備及其他,面向皮膚科、泌尿外科和眼科治療等領域,公司客戶主要包括各級醫療機構和醫療器械經銷企業。對于奇致激光的上述舉動,業內普遍稱其去“美”留“醫”。
2020年至2022年,奇致激光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億元、2.4億元、2.45億元。其中2021年和2022年,奇致激光的第一大客戶均為武漢玉美肌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下稱“武漢玉美肌”),相關金額分別為809.59萬元和2097.73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37%和8.56%。
報告期前五大客戶摘要,數據來源:申報稿
武漢玉美肌屬于貿易商。在貿易模式下,奇致激光通過買斷式銷售的方式將產品銷售給貿易商,貿易商通過商務投標或商業談判等方式將產品銷售給終端客戶。根據問詢回復函可知,武漢玉美肌2021年和2022年的銷售規模分別為1000多萬元左右和3000萬元左右,與向奇致激光采購規模差異較小。即武漢玉美肌彼時主要銷售奇致激光的產品。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武漢玉美肌2020年至2023年年報中,社保繳納人數均只有1人,并且2020年至2022年實繳資本均為0。
奇致激光對中國網財經表示,武漢玉美肌在醫藥領域具有豐富的渠道資源,奇致激光一般會根據貿易商客戶渠道資源、細分領域客戶優勢及終端客戶開發能力,對合作貿易商進行選擇,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選擇其進行合作符合商業邏輯。
需要指出的是,奇致激光對武漢玉美肌的有關收入經歷暴漲暴跌。
2020年,奇致激光對武漢玉美肌的銷售收入僅為38.48萬元,而在2021年和2022年,武漢玉美肌卻一躍成為奇致激光第一大客戶。另外,根據奇致激光在新三板的2023年年報可知,武漢玉美肌在2023年不屬于奇致激光前五大客戶。即2023年有關金額連248.01萬元(編者注:該數據為奇致激光2023年第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都沒有,相較2022年至少下跌88.18%。
2023年主要客戶情況,數據來源:奇致激光2023年年報
關于2023年全年,有關武漢玉美肌收入為何暴跌,奇致激光在年報中并沒有提及。不過,在更新版的問詢回復函中,奇致激光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下降幅度較大,是由于武漢玉美肌的銷售資源在2021年和2022年集中兌現所致。
這里有一個疑惑,銷售資源具體包含哪些?為何銷售資源集中兌現后,貿易商武漢玉美肌便“落榜”?
今年上半年業績增速放緩
2024年上半年,奇致激光營業收入為1.46億元,同比增長4.03%;歸母凈利潤為2741.16萬元,同比增長3.82%。而2023年上半年,奇致激光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49%,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8.89%。另外,2023年全年,奇致激光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64%,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4.85%。
奇致激光2024年上半年不管是相較2023年全年增速,還是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緩。按產品來看,奇致激光最主要產品光治療設備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僅同比增長1.98%,為9245.27萬元,并且該產品的毛利率有所下降。
主營業務摘要,數據來源:奇致激光2024年半年報
光治療設備一般使用特定波長的光來治療各種疾病的醫療設備,作用于人體體表、體腔表面等淺層組織,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的生物學效應,如光化學作用、光生物刺激作用或選擇性光熱作用達到預期治療目的。
奇致激光2024年上半年激光手術設備及其他的收入為2378.12萬元,同比下降11.14%。激光手術設備通常使用高功率的激光來進行精確的手術操作,其治療方式包括切割、燒灼或氣化組織等,該類設備通常用于一次性的治療或外科手術。
奇致激光剩余主營業務則主要是備品備件及維保服務,該業務收入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1.3%,為2957.99萬元。
這里好奇一個點,設備收入增長較慢,備品備件及維保服務增長較快,是否意味著,奇致激光離“存量時代”更近一步?
關于主要競爭對手,奇致激光在申報稿中列舉了四家,分別是科醫人(Lumenis)、以色列飛頓(Alma Lasers)、賽諾秀(Cynosure)、吉林科英。其中是全球較大的光與醫療激光公司,也是光子技術的先驅和領導者,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和豐富的“光” 技術及產品線,產品覆蓋臨床醫療到皮膚治療、外科、眼科等重要領域。
資料顯示,2024年,科醫人的M22鉑金藍超光子獲NMPA批準上市,并于第二季開始在國內生產。此外,科醫人最新光子嫩膚產品Stellar M22也于2024年9月獲進口醫療器械注冊,該產品被稱為第八代M22。
據國家藥監局顯示,截至2024年9月,共有10多款進口強脈沖光治療設備獲批,包括科醫人、飛頓等企業的產品,主要來自美國、以色列、韓國等國家。
另外,10月9日,科醫人與美團醫藥健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科醫人旗下系列產品探索聯合發行的新模式,在供應鏈數字化升級和品牌營銷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變美服務。
在主要競爭對手不斷發力的情況下,奇致激光會受到怎么樣的影響?
科醫人與美團醫藥健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申報稿顯示,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尚無與奇致激光主要產品相似或主營業務處于同細分領域的可比公司,奇致激光基于產品能量原理、下游客戶類型、產品注冊證類型及技術原理類似等標準選取出4家同行業可比公司分別為澳華內鏡、福瑞股份、三諾生物和開立醫療。
需要指出的是,相較這4家同行業可比公司,奇致激光不管是研發費用、研發費用率還是研發人員學歷均有所遜色。東方財富顯示,奇致激光2023年研發費用僅為1887.63萬元,而4家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為2.43億元,最低的也有8246.8萬元,為奇致激光的4.37倍;奇致激光2023年研發費用率為7.02%,而4家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為13.93%,且均比奇致激光高。
另外,截至2023年年末,奇致激光研發人員為38人,占比為12.58%。而4家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為19.77%,且只有福瑞股份比奇致激光低0.35個百分點。
并且,奇致激光38名研發人員中,碩士學歷為3人、博士學歷為0人,合計占比僅為7.89%。而福瑞股份2023年年末的86名研發人員中,學歷在碩士及以上的為49人,占比為56.98%;澳華內鏡2023年年末研發人員中,學歷在碩士及以上的占比為29.61%;三諾生物和開立醫療盡管信息不完全,但有關占比最低分別也有19.93%和48.2%。
值得一提的是,奇致激光 2023年年報和2024年半年報顯示,奇致激光與控股的美股上市公司新氧間并無關聯交易。
對于新氧部分關于奇致激光的正面宣傳,是否變相節約了奇致激光的宣傳費用?奇致激光向中國網財經表示,新氧作為醫療美容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會收集整合目前國內外廣大醫療美容行業的經營者及設備廠商的信息,奇致激光作為國內從事激光及光電醫療設備的龍頭企業之一,產品廣泛應用于各類醫療機構深受醫師和治療者的好評,新氧官網收集奇致激光的產品信息屬于其業務正常經營行為。通過在新氧網站搜索奇致激光信息發現收錄信息數量及內容與其他同類產品信息相比并無明顯異常或偏向。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