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禾賽科技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交出一份較為亮眼的“答卷”。本季度該公司營收同比增長近50%,預計全年營收同比將增長44%至69%。
禾賽科技稱,本季度在ADAS和機器人領域業務增長迅猛,助力Robotaxi、無人配送等客戶大規模出海,推動激光雷達成為標配安全件。同時,禾賽科技實現GAAP凈虧損同比大幅收窄84%至1750萬元人民幣,并實現Non-GAAP盈利,穩步邁向全年盈利目標。Robotaxi與ADAS業務的綜合毛利率達到41.7%。
總交付量同比增長231.3%
ADAS和機器人領域產品交付量強勢增長
“自研芯片化技術的突破使成本大幅降低,激光雷達已摘下高端選配的標簽。”禾賽科技表示,作為輔助駕駛必不可少的“安全件”,激光雷達市場正迎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2025年第一季度,禾賽科技激光雷達總交付量達195818臺,同比增長231.3%,延續高速增長態勢,是2024年第一季度的三倍以上。
增長背后,是哪些業務在發力?
首先是輔助駕駛領域。第一季度,ADAS產品交付量為146087臺,同比增長178.5%。
其次,在機器人領域,禾賽科技也在持續發力。本季度,禾賽科技在機器人領域交付量為49731臺,同比增長649.1%。其中,禾賽科技與追覓生態鏈高端智能庭院品牌可庭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未來12個月內向其提供30萬顆JT系列激光雷達,賦能追覓割草機器人。
據介紹,禾賽科技是百度Apollo Go、滴滴自動駕駛、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等Robotaxi企業下一代車隊的主激光雷達供應商。
截至目前,禾賽科技已與23家國內外汽車廠商的超120款車型達成量產定點合作關系。
禾賽科技聯合創始人及CEO李一帆介紹,團隊堅信激光雷達是所有機器人的必備傳感器。禾賽JT系列已經成為機器人領域的標桿產品,獲得眾多客戶的廣泛青睞。隨著ADAS和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加速和機遇拓展,團隊有信心將在未來幾個季度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實現更強勁的增長。
加速推進海內外布局
目前,禾賽科技不斷推進激光雷達海內外布局。
在國際市場,禾賽科技與一家總部位于日本的全球前五Tier1達成全新的驗證開發項目。據介紹,這一合作項目的達成,是雙方開啟深度合作的關鍵里程碑,標志著禾賽科技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為其在全球汽車產業鏈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邁出了重要一步。
同時,禾賽科技正積極與歐洲和日本的4家全球頭部車企和Tier1緊密合作,共同推進5個驗證開發項目,本季度已有3個項目圓滿完成。
在國內市場,禾賽科技與奇瑞旗下新能源品牌iCAR和長城旗下新能源品牌歐拉達成合作,并斬獲了極氪旗下多款暢銷車型和吉利一款即將發布的新車型。
截至目前,禾賽ATX已獲得12家國內外頭部主機廠的多款量產車型定點,并被眾多主機廠客戶規劃為2025年量產車型的標配,量產規模不斷快速提升,本季度交付量已接近4萬臺。
據介紹,未來,在技術從組合輔助駕駛逐步向3級自動駕駛、4級自動駕駛發展的過程中,激光雷達“隱形安全氣囊”和“安全帶”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禾賽科技已布局面向2級自動駕駛到4級自動駕駛的激光雷達感知方案,探索激光雷達性能、體積和成本的平衡。
此前,李一帆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對于供應鏈企業而言,想要實現盈利非常具有挑戰性。海外業務和非車載業務成為禾賽科技毛利率提升的關鍵。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