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辦公場所都不是問題,只要項目好,武漢科技孵化器將成為大顯身手的舞臺。
記者日前從武漢東湖高新區獲悉,今年光谷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面積45萬平方米,已建成25個企業孵化器,整個光谷大道將被規劃建成“孵化(創新創業)大道”,形成聚集效應。高新技術創業者可從中任選,只要入駐就能享受減免租金、融資扶持等“特保兒”待遇。
而在一江之隔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塊800畝的土地上正在建起29棟辦公樓,那里將誕生華中單體量最大的“孵化器”,與光谷遙相呼應,總面積達500萬平方米,成為科技企業誕生的熱土。
企業孵化器是在企業初創期提供資金、管理等多種便利,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科技型企業和創業企業進行孵化的基地。
1987年,武漢光谷誕生我國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
“重要的是鼓勵創業創新精神。”武漢東湖高新區孵化器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表示,作為一種有效的企業培育模式,孵化器已成為催生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壯大的搖籃。
以光谷創意文化產業基地為例,作為一家民營孵化器,自2008年成立以來,已聚集近百家與動漫、網游、文化相關的創意企業。“現在我們的動漫產業已經進入第一方陣。”武漢光谷創意文化產業孵化器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記者介紹說,該基地已先后孵化出瑪雅動漫、超玩在線等業內領軍企業。
有資料顯示,去年武漢動漫產值已攀至40億元,較上年增長30%。其中,動漫影視原創播出時長居國內城市之首,漢產游戲也成為網游新銳。
據統計,26年來,武漢科技孵化器已經孵化出10000多家大大小小的科技型企業,有的從當初名不見經傳的初創企業,經過孵化成長已經成為引領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上市企業,如陽光凱迪、凡谷電子、楚天激光、華工科技、華中數控等。
未來,武漢在孵化器方面將更加給力。
根據規劃,武漢從2013年起將每年安排35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孵化器的建設;到2016年科技孵化器面積將達到1000萬平方米;同時,在項目申報、創業資金、融資擔保、股權激勵和創業培訓等方面都推出了具體的激勵機制。
武漢東湖高新區負責人介紹,只要在該區注冊的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都能申請入駐,入駐即享受“特保兒”待遇。
記者從該區提供的孵化器示意圖看到,除了標明聯系人、待租土地面積外,還特別標出租金多少。這些孵化器租金大多在20元至30元/平方米,有的園區低至零租金。對在校或剛畢業創業者,則實行第一年免房租,第二年開始減半收取。
此外,孵化器還組織培訓,提供投融資、法律、信息咨詢、人力資源等方面服務。針對創業企業缺錢的問題,開發區正推出相關政策,鼓勵孵化器不只當“房東”,還要積極參股園內培育的企業或提供風險投資。
據了解,截至目前,武漢已建成的企業孵化器有數十家,規模居國內城市前列。其中,武漢東湖高新區已擁有孵化器25家,孵化面積為260萬平方米,包括國家級8家、省級2家。到“十二五”期末,武漢各類科技孵化平臺數量將達到100個,新增5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通過推行“專業孵化+創業導師+天使投資”的孵化模式,使25家至30家科技企業加快登陸資本市場。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