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俗稱3D打印)技術,是時下最風靡的一項技術。它的問世,將產品研制周期縮短了50%~70%,成本降低30%~50%,堪稱一次劃時代的“革命”。
據陜西全國政協委員張道宏介紹,美國已經成了專門的3D技術創新中心,英國將其列入了“應對未來挑戰的22個優先發展技術”,而法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南非等國家均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支持這項技術產業化。 在張道宏看來,中國在這項技術上有與西方同步甚至領先的技術,但在產業化方面,卻和西方差距很大。而如何縮小這一差距,讓技術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則是他非常關注的話題。
他在提交本次大會的提案中建議,國家應率先在大學中建立起比較完備的3D技術教學體系,盡快培養出相關的人才。同時盡快圍繞3D技術建立產業化基地,用優惠的政策鼓勵入駐的企業進行產業革新。同時國家也應主動推廣這項技術,特別是在醫學、航空航天、文化創意等方面,加快產業化的步伐。
“目前國內3D研究技術最雄厚的三座大學,陜西占了兩個。而關于3D打印技術的專利權,一半都在陜西。”張道宏說,他希望陜西在這一領域取得的一些經驗,能夠對國家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幫助。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將技術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