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臨近空間環境研究室自主研制的車載鈉層測風測溫激光雷達進行了觀測,成功獲得了中間層頂區域約80-105km高度大氣三維風場、溫度及鈉原子數密度等參數。這標志著世界首臺車載鈉層測風測溫激光雷達研制成功。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簡稱中科院空間中心)消息,該中心臨近空間環境研究室已研制成功世界首臺車載鈉層測風測溫激光雷達,去年底進行觀測時成功獲得中間層頂區域約80-105km高度大氣三維風場、溫度及鈉原子數密度等參數。
據介紹,鈉層測風測溫激光雷達是用于觀測中間層頂區域大氣風場、溫度以及鈉原子數密度的先進地基設備,對于觀測與研究臨近空間大氣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中科院空間中心臨近空間環境研究室自主研制的世界首臺車載鈉層測風測溫激光雷達,主要由發射系統、接收系統、數據采集與控制系統以及數據處理分析系統等組成,其發射窄線寬589nm激光照射中間層頂區域的鈉原子層,使其產生熒光,通過測量分析熒光信號的多普勒頻移和展寬,得到風速和溫度信息。
研制過程中,中科院空間中心臨近空間環境研究室先后突破了鈉原子飽和熒光光譜技術、激光頻率穩定技術、激光頻率調制技術、脈沖激光放大技術、車載平臺技術等關鍵技術,2009年10月中旬在實驗室首次接收到來自中間層頂區域鈉層的熒光信號;2010年12月在中科院空間中心廊坊臨近空間環境野外綜合觀測站完成了車載系統的安裝與調試;當月底,車載鈉層測風測溫激光雷達同時向3個方向發射激光,并使用3臺1m口徑的望遠鏡分別同時接收熒光信號,成功獲得大氣三維風場與溫度。
這次試驗是國際上首臺車載鈉層測風測溫激光雷達研制成功的標志性事件,對于臨近空間環境探測技術和研究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