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核電公司Teollisuuden Voima(TVO)和Fortum在Olkiluoto核電廠對第一個具有3D打印外殼的閥體進行了聯合測試。閥殼的供應商是Neles。
▲《3D打印與液壓白皮書》
3D科學谷
驗證
增材制造獨特零件的可行性
該項目3D打印的閥體外殼為尺寸為20 x 40厘米,3D打印外殼內的實際閥是標準的T5系列不銹鋼球閥。
Neles公司在數年前就開始測試3D打印技術對金屬部件的適用性,并于2018年提供了第一批帶有非保壓3D打印金屬部件的閥體。
根據Neles 技術開發總監Jukka Borgman,閥體是壓力保持部件,必須對閥體材料進行廣泛的測試,例如,對拉伸強度和抗沖擊性進行測試,以確保其在過程中安全可靠。
現場測試將提供大量有價值的信息,說明使用3D打印以顯著加快交貨時間生產保壓零件的可行性。3D打印還可以在降噪閥芯中更有效地利用材料和優化流體路徑,與傳統生產的閥芯相比,具有卓越的性能。
3D打印可以幫助Neles 針對應用及客戶特定需求進行閥體優化。這次與核電公司TVO 開展的聯合測試,將為Neles 提高閥體可靠性、性能和材料效率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TVO的生命周期管理工程師Dino Nerweyi 表示,3D打印閥體殼以及任何3D打印應用,在核電廠供應商數量減少的情況下,為TVO提供了替代性方案。TVO 有可能通過內部增材制造技術來生產獨特的核電零部件。
Fortum 的設計工程師TomiR?ih?表示,Fortum希望為在制造核電站安全分類組件中利用3D打印的可能性做出貢獻。如果制造商不再直接提供組件,則3D打印可以節省大量備件制造成本。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