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掛牌企業,奇致激光2023年報顯示,去年公司激光手術設備及其他板塊營收4623.02萬元,同比增長36.38%,主要來自公司眼科強脈沖光治療儀貢獻銷售收入。
據了解,激光手術設備,通常利用高功率密度激光束對人體組織照射,產生局部高溫,來進行精確的手術操作,其治療方式包括切割、燒灼或氣化組織等,該類設備通常用于一次性的治療或外科手術。
例如,激光眼科手術設備用于改善視力問題,激光腫瘤消融設備用于消融腫瘤,激光皮膚手術設備則用于改善皮膚斑點或皮膚病變。
目前,奇致激光的激光手術設備主要用于泌尿外科手術、傷口創面的治療等,設備產品應用于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等國內知名三甲醫院。
從公司的激光手術設備及其他的營業收入增長、營收占比,以及產品設備應用來看,奇致激光醫療器械行業屬性逐漸增強。
站在行業角度,隨著激光技術的進步和普及,全球醫療激光設備的市場空間逐步擴大。根據美國研究機構 Fortune??Business數據,全球激光醫療設備(數據只包括設備,不含服務)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43.7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50.5億美元,預計未來8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6.8%。
此外,根據The BusinessResearch??Co.發布的市場研究報告,2026年全球激光醫療市場規模將增長至93.1億美元,2022~2026年復合增長率達13.7%。
激光設備市場增長空間來源于實際醫療需求。
如今,在醫療領域中,激光及其他光電類醫療器械逐漸普及,已廣泛運用于眼科(如近視矯正、視網膜修補等)、外科(激光手術刀)、內科、婦科、耳鼻喉科、心血管科、皮膚科等多個領域。
對于國內市場,行業監管逐漸規范,政策鼓勵助推激光醫療設備國產化替代。
自2000年開始,激光醫療設備所在的醫療器械行業陸續發布多項條例、辦法以及政策規劃,從監管、臨床、裝備管理、生產監督、命名規則等多方面對醫用激光等設備進行政策上的規范和指導。
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上指出,推進醫療器械國產化進程;《“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指明,加速醫療器械產業整體向創新驅動發展的轉型,完善醫療器械研發創新鏈條,推出一批基于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的應用解決方案;《“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指出,到2035年的目標是建立激光醫療體系評價標準。
以上一系列政策體現出,近年來激光醫療行業逐步加大對國產化的重視程度。
奇致激光作為國內激光及其他光電類醫療設備領域率先掛牌公司,經過多年經營積累,目前產品技術創新性、性能穩定性、質量可靠性和安全性及售后服務專業性,獲得了市場認可。
根據北交所官網公布的招股書顯示,奇致激光持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截至去年年底,公司擁有22項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其中自產產品16項、進口產品6項,并且部分產品取得歐盟CE認證。
轉載請注明出處。